时间:2023-04-08 00:06:37 | 浏览:1060
陈纬伟在对原石进行构思
《希望》原石。
《希望》玉雕作品。
《峥嵘岁月》原石。
《峥嵘岁月》玉雕作品。
《江上渔者》作品原石。
《江上渔者》玉雕作品。
《道法自然》玉雕作品。
他用南流江流域的玉石雕刻出形态各异、寓意丰富、独具匠心的石雕作品,并斩获区内外的多个奖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玉雕文化、让更多人看到南流江玉的独特魅力。
他,就是玉石雕刻师陈纬伟。
慕名南流江玉,定居博白
陈纬伟生于1979年,广西钦州人,是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199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校,随后在广西桂林理工大学首届玉雕艺术高级研修班结业,开始踏上玉石雕刻之路。2010年迁居博白县并创立陈纬伟玉雕工作室,现任博白县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
陈纬伟说,南流江是广西客家地区最大的河流,由于远古时代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南流彩玉。“我比较认可南流江玉石,这也是我来到博白发展的原因,南流江的彩玉稳定性好,颜色漂亮、丰富,创作空间非常大。”2010年他来到博白县定居,创立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从此之后,他游走在南流江畔寻找原石,专心创作造型独特、寓意丰富、观赏性高的玉雕艺术作品。
巧妙构思,让不起眼的石头焕发光彩
玉石创作,寻找原石是关键的一环。
“找石头比较辛苦,要经常下乡去南流江附近的村庄找寻,最远时曾跑到广东。”陈纬伟说,有时候,下乡寻找多天都没有见到满意的石头,有时候,机缘巧合下就遇到了特别的石块。与玉石的每一次“遇见”,可以说都是一场缘分。
有一次,陈纬伟陪朋友去逛玉石市场,一块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唯一的缺点就是石头顶端有裂痕。这块有瑕疵的石头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是一块废石,价值不高,但在他看来有创作价值,于是低价将它买下。因为石头看起来像一个恐龙蛋,所以陈纬伟干脆保留石头原来的大部分样子,只是将顶端有裂痕的地方雕刻成一条破壳而出的龙,取名《石破天惊》,再配上一个烈火造型的底座,十分惊艳。这件作品寓意着巨龙苏醒,开始腾飞,很快就有人看中了并进行收藏。为此,陈纬伟感慨道:“遇见石头是靠缘分,但构思严谨、立意高远的创作,能让不起眼的石头,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2017年,陈纬伟遇见一块石头,90%的材质一般,仅有中间一小部分隐藏起来的天然玛瑙是亮点。于是,卖玉石的人把石头作为赠品送给了陈纬伟。回到家后,陈纬伟就利用中间那一点天然玛瑙进行雕刻。他将玛瑙雕刻成一个比较抽象的老子形象,其他地方保留,主体完成之后,用一块绿色的玉石雕刻了一头水牛抬头往上看,与老子形成呼应,整件作品生动有趣。这件名为《道法自然》的作品,获得了2017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银奖,并入选广西美术馆展览。
每件玉雕作品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
精美的玉雕作品凝聚了玉雕师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陈纬伟介绍,一件玉雕作品,最少要经过五个工序: 拿到一块原石,首先要进行创作构思,在图纸上进行设计画图、确定方案;然后上切割机,进行大切割;第三道工序就是进行雕刻;作品雕刻成型后需要打磨抛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搭配底座,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工匠的细心、精心、耐心。
陈纬伟说,就拿对玉石进行切割、雕刻、打磨的环节来说,每次都要戴好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个过程用到了各种大小的金刚砂、刀片,切割出大致形状后,便开始精雕和打磨,磨头也分十几种,有圆形、牙签形状、橄榄形等。一件玉雕作品经过多道工序,至少要30天才能完成,复杂的作品则需要花费数月甚至半年。
“因材施艺”,多件玉雕作品斩获区内外奖项
陈纬伟进行玉石雕刻创作一直遵循“因材施艺”的原则,在传统玉雕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俏色雕刻,既保留了玉石的自然美,也融入了他对客观事物美的认识。他的作品从拙朴写实到空灵写意,颇具思想和深意,屡屡获奖。
获得2017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的玉雕作品《希望》,就是陈纬伟用典型的南流江玉来进行创作、雕刻的。原石的颜色丰富,表面带有一层白色、一层薄薄的浅褐色,浑身包裹着金黄色,十分透亮。陈纬伟获得这块石头后,按照原石的特点开始构思创作内容。他将原石的材料大部分保留了下来,将底色雕刻成流淌着蜂蜜的蜂窝,白色雕刻成蜂窝芯,蜂窝芯里有蜂蛹,表面的金黄色雕刻成了蜜蜂的翅膀。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通过陈纬伟艺术加工变成了一件栩栩如生的玉雕作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陈纬伟用一块带有墨绿色的玉石创作了一幅作品。他保留原石的棕色和墨绿色,然后进行打磨、仿旧处理,并在小细节上下足了功夫。经过多次打磨,一个沧桑的军壶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这件取名为《峥嵘岁月》的作品,彰显红军那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陈纬伟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让更多的人牢记那一段历史。这件作品广受好评,获得了2021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入选2021广西艺术作品展览工艺美术作品(20件优秀作品之一)优秀作品奖。
此外,陈纬伟的《引路人》《天籁岭南》《江上渔者》《天道酬勤》等多个作品获得了区内外奖项。其中,《江上渔者》获得了2018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百花杯”银奖。
“玉雕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一名玉石雕刻师,我要继承传统的技艺,更要与时俱进,用南流江的玉石创作出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的作品。”陈纬伟说,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了解玉雕文化,继承这种传统技艺,将南流江流域的彩玉推向更高的舞台。
原标题:玉石雕刻师陈纬伟:“因材施艺”雕刻南流彩玉的美
陈纬伟在对原石进行构思《希望》原石。《希望》玉雕作品。《峥嵘岁月》原石。《峥嵘岁月》玉雕作品。《江上渔者》作品原石。《江上渔者》玉雕作品。《道法自然》玉雕作品。他用南流江流域的玉石雕刻出形态各异、寓意丰富、独具匠心的石雕作品,并斩获区内外的
由中国玉文化协会、北京珠宝艺术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玉石器“百工奖”评选活动近日在北京落下帷幕,阿拉善彩玉雕刻作品大放异彩,共斩获9个金奖、13个银奖、4个铜奖,两件作品获最佳工艺奖,两件作品获最佳创意奖,成为本届“百工奖”的最大赢家。中国玉
最近很多朋友问关于阿拉善彩玉的一些问题,我在这做了个小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帮助。更多关于阿拉善玉的细节问题来找我吧,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相互交流看一个东西自己是否能达到自己喜欢的程度你先要去了解它,如同买一件衣服,玉石艺需这样。【阿拉善
在玉雕界,众多动物件中,青蛙作为一种吉祥动物,寓意“四通八达,财源广进”,另外青蛙鸣叫时从静到动,一鸣惊人,声音动听。又寓意“连升三级”。所以青蛙造型的玉雕作品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呆萌可爱的模样,置于家中更能令家中平添几分轻松和活力。玉
要说文玩市场雕刻界最火的石头莫属沙漠地带的彩玉了,不管是左旗的料子、呼伦贝尔、外蒙料又或者是甘肃银川沙漠中的料只要质地细腻色彩丰富,都会被雕刻家们所钟爱,因为那一双琢石成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需要有一个展现的平台。大部分的翡翠和田以及大众玉石
阿拉善彩玉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件好的原料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巧雕,他所展现的风采会给很多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为大家展现的阿拉善玛瑙雕刻至少好几十件,同样的材质同样的雕刻师却有不一样的风格与风情,看着他们一件件的回到喜欢它
目前发现的阿拉善玛瑙、彩玉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宝石级的玛瑙,质如刚玉,色似霞光阿拉善的玛瑙、彩玉表面光润鲜明通透,黄、白、红、赭、兰、紫、灰各显其美,流光溢彩。近20亿年的地质沧桑巨变和风沙磨砺,造就了极富观赏价值的珍珠玛瑙、碧玉和独具形、
近日茂名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5个项目茂名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市级非遗项目类别为传统技艺的玉雕(高凉南山彩玉雕刻)高凉南山彩玉源于高州,产于广东粤西
___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玉雕作品赏析大漠风情说敦煌飞天壁画话沧桑春风不度玉门关莫伟一石刻忆长希望纬伟蜜蜜甜圣地权靖高高昂萌发智天敏思维盼来方辉旺事业枯木逢春绿何岸守望庞习展飞扬一心向佛虔庞纬道生万物广积昌光林美笔甲天下南流彩玉铸辉煌莫伟大师
古代中国其实只有玉石文化,而没有宝石概念,封建“忠恕”、“中庸”的影响下,自春秋开始玉石只能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所拥有。“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中国带来了西域的宝石文化,宝石以其晶莹艳丽、质地坚硬、经久耐用、产量稀少、价值非凡等特点而独树一帜,几
白玉≠白色的玉石在我国,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品种,是白色软玉的特定名称。然而目前市场上有的经营者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一律称为白玉,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软玉因产于新疆和田、于田等地,也常常被称为和田玉、于田玉。白玉其实是软玉在玉石市场上,常
彩玉雕件,缤纷世界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新疆彩玉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对玉石应该是纯色调的的观念,宣告了天然彩色玉石的诞生;弥补了古代没有找到彩色玉石的缺憾,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世人的视觉享受和收藏价值无与伦比。三彩玉摆件·节节高升作品运用圆雕技法,立